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单纯的依靠一方势力,根本不足以抗衡曹魏。
因此,湘水之盟后,鲁肃周旋于荆州,谨小慎微的处理双方关系,逐渐化解了关羽的复仇之心。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公元229年,在孙权称帝登坛祭天时,念念不忘的就是鲁肃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帝业为目标的人。”
“当孙权迁都建业时,与将相文武大会,跟大臣说道。”
“我过去把鲁肃比作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止过,现在又觉得如何呢?”
“大臣有些不理解,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夸赞鲁肃太过了吧。”
“于是孙权解释其中的原因,过去邓禹见到光武帝,当时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抚河北,行大司马事。”
“光武帝最初并没有帝王的志向,是邓禹劝说刘秀光复汉业。”
“刘秀最终能成为帝王,追索源头,开端是邓禹的提议。”
“而鲁肃为人豪爽有奇略,与我最初相谈,便涉及帝王基业。”
“鲁肃这点与邓禹相似,我才这么比较。”
“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非要偏爱鲁肃。”
“大臣听完恍然大悟,于是对鲁肃深表佩服。”
“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
“鲁淑治军严整,有才干,于274年病逝。”
“鲁淑去世后其子鲁睦承袭了鲁淑的爵位,并统领兵马。”
雍正:鲁肃有些可惜了,死得太早,致使东吴再未能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奇才。
鲁肃死时才四十六岁,这个年龄在三国历史上并不是很大。
东吴拿下了荆州,刘备发兵东吴,吕蒙病死,将大都督的职位给了鲁肃。
鲁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方面要训练军队,严格防备曹操。
另一方便,要派人联系诸葛亮,重新修好两国的关系。
鲁肃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