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迫切需要又不为人所重视的东西。
例如灾害过后,要有预备作舟船的生意。
水灾过后,车将成为特别需要而又缺乏的商品。
夏天要预备冬天贩卖的皮毛商品,冬天要预备夏天贩卖的葛麻商品等。
范蠡认为所经营的物品必须质量完好,货币资本不能停滞,而应让其不断流动。
采购物品对于易于腐蚀、腐烂的东西不要长期存储,不能一味贪图高价。
最好是通过商品的数量多少,来预测其价格的上涨或是降低。
某一商品价格太贵了,会有人大量生产或运回来而造成积压而跌价。
商品价格要是太贱了,又会因为无人生产和运输,而造成价格回涨。
当商品价格昂贵时,应将自己的存货像粪土似地抛售,不能留着等待更高的价格。
当市场商品价格低贱时,需要像金玉等宝贵物品一样立刻收购。
总之要使货物与货币像流水一样经常地流转和运行,才能达到获取较高利润的目的。
范蠡的种种经济理论,对他的大汉也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了攻打匈奴有足够的钱财,让桑弘扬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桑弘扬的经济改革之所以如此成功,为他提供了充足的军费,就是因为桑弘扬借鉴了范蠡的经济思想。
“范蠡的这一系列战略方针发挥了作用,吴王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以担心,于是开始享乐、纵欲、扩张、试图称霸天下。”
“吴国经过连年征战之后,于公元前484年,在艾陵击败齐国军队。”
“公元前482年,吴国与晋国在黄池举行会盟。”
“吴王将精兵强将都带在身边,而只留下老弱兵力和太子守城。”
“此时范蠡认为等待的时机到了,于是建议勾践起兵伐吴。”
“越国调动五万精锐军队,击败吴国军队,并且杀掉了吴国太子。”
“同年年底,吴国和越国讲和。”
“公元前479年,楚国也开始进攻吴国,和越国形成对吴国的夹击之势。”
“于是范蠡认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向勾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