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86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4/9)
  “从计谋到躬亲,赵普功不可没,晋升兵部侍郎之职。”

    “退朝后又上书宋太宗,自陈赵匡胤临终顾托之事,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胤采纳意见,御驾亲征,命赵普留守京师。”

    “赵匡胤大军兵行至开封东北之陈桥驿,将士借故停止进军。”

    他详细读过《宋史》,对赵普总体还是认可的。

    百年积累下来的弊端,一经废除,很多读书人赞美他。

    “赵匡胤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

    赵普也能决断大事,之前和他有些不愉快,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

    北宋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在后来与契丹、西夏的战斗中处于被动局面。

    “赵普辅政是相当专制,其他的朝臣非常忌惮他。”

    “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在滁州养病,赵普朝夕侍奉汤药,赵弘殷于是以宗族的情份来对待他。”

    在这一事件过程中,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

    “赵普拒绝了赵匡胤,这是有关部门官吏的职责而已,而不是帝王做的事。”

    尽管他最后安慰了惊慌失措的赵普,但他对赵普的态度已经悄然转变。

    “赵匡胤让赵普只管呈递敕令,他来签署。”

    “赵匡胤曾经与赵普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

    赵普帮他解决了大麻烦,他非常高兴,认为赵普是忠诚于自己的。

    从刚开始接触,他就知道赵普为人极为贪财。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乾德五年春,突然赵普的母亲去世。”

    “乾德二年,赵匡胤部署中枢与地方政权,时机成熟,就罢免后周老臣,任命赵普为大学士。”

    “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赵匡胤想要下旨驱逐赵普,幸好有人上奏求情才解决了这件事情。”

    “赵匡胤大怒,下令御史审查讯问,他们都受到处罚。”

    坚持依法办事,反对徇情枉法是赵普的一贯思想。

    “赵匡胤命令翰林学士讲求旧制,窦仪说现在皇弟任开封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