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
“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宋大明六年,祖冲之在南徐州任职。”
“他系统地阅读了天文典籍,以浑仪漏壶配合亲自测量日影。”
“用祖冲之发明的以圭表测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发现前代历法已经误差很大。”
“历法推算和实际天象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祖冲之还发现,古代所谓六历并非出自夏、商、周时代的古人之手,都是后人伪托,产生于汉初周末。”
“刘宋时期,朝廷使用的《元嘉历》亦有错误。”
“祖冲之以此历为基础,加上他自己的细心研究和实际观测,编成《大明历》,同时完成圆周率计算。”
“同年,33岁的祖冲之向刘宋皇帝进献《大明历》。”
“同时上表请求对该历进行讨论,并予以颁行,但受到宋孝武帝的宠臣戴法兴的反对。”
“朝中百官惧于戴法兴的势力,大都附和,祖冲之写出著名的《驳议》进行辩论。”
“戴法兴认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状况是永远不会变的,冬至点永远在一个地方。”
“祖冲之便用元嘉十三年到大明三年这二十三年间发生的四次月食来检验他的《大明历》,其四次月食的时间和太阳当时在天空的位置均与《大明历》的推算相符。”
“尽管《大明历》比较科学,当时的朝廷还是不肯采用。”
“次年秋,皇朝加封刘子鸾为司徒。”
“刘子鸾信任祖冲之,让他兼任中央朝廷管理民政的司徒府工作。”
“于是,祖冲之开始来往于镇江与南京两地工作。”
李世民:祖冲之的辩论失败,在于祖冲之把政治想得太简单了。
他的大唐所采用的历法就是祖冲之的《大明历》,自然再清楚不过《大明历》被祖冲之提出来时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祖冲之在总明观任职,以及后来跟随皇子刘子鸾在南徐州任上时。
积五六年之功,潜心研究包括《元嘉历》在内的古代历法,发现里面有很多错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祖冲之才立志要制定一部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