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36章 词圣苏轼(11/11)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

    浩瀚苍穹中,天上仙人们的宫殿,今夕又是何夕呢?

    他想要乘风归去,却又怕天上的琼楼玉宇,高高在上,不胜凄清与寒冷。

    在明月的照映下起舞,与清影为伴,天上寂寞的生活又怎么能比得上人间呢?

    苏轼营造这一飘逸出世的氛围来表达自己遗世独立的心境,暗含着对现实的怀疑与不满。

    然而出世不易,苏轼还是要安居人间。

    因此他开始思念亲人,尤其是思念远方的弟弟苏辙。

    这时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绕过楼阁洒进窗户中,照见长夜难眠,满怀离愁的人。

    苏轼不由埋怨月亮,它不应与人们有仇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变圆呢?

    在这毫无道理的诘问之后,苏轼认识到,人生自有悲欢离合的际遇,月亮也自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世事无常,永远也不能十全十美。

    于是他把心中的惆怅化作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平安长久,即使远隔千里,还可以共同欣赏美丽的月光。

    苏轼由中秋明月出发,感慨宇宙流转,俯仰古今变化,阐释出豁达的人生理念。

    苏轼和苏辙七年没有见面,面对一轮明月,乘酒兴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经历半生的挣扎努力,在官场上很不得志,这首词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由于官场失意而对现实产生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面苏轼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身处远离京都的蛮荒之地,政治上不得意,但对理想仍充满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