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盛,反应敏捷。”
“寇准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
“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
“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王阳明:欧阳修提倡诗文复古运动,反对盛行一时的西昆体文风,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唐代的韩愈开创过一场文化上的复古运动,提倡古文风,提倡文风要务实。
而欧阳修在北宋文坛上开启的,是提倡以韩愈的思想为主的北宋诗文复古运动。
而唐宋八大家这些人,就是以这个思想为前提的推出的。
在欧阳修革新之前,北宋当时的主流文风是西昆体。
宋真宗时期,官员在编辑史书的同时,效仿起白居易和刘禹锡等人的唱和。
这些官员将这些唱和编辑成册,也就是所谓的西昆体。
不同于白居易和刘禹锡一人一句的唱和,西昆体当时是起一個名字,然后几个人一起作诗相互比拼。
西昆体流传开后便风靡于当时的街巷中,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文化元素。
欧阳修出生在宋真宗时期,他就职的时候已经到了宋仁宗赵祯的时候。
当时随着社会稳定,面临着历朝历代都面临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不断兼并,贫富差距正在加大,需要一些更加务实的文风来揭露一些社会问题。
当时流行的西昆体文风变得越来越刻板,大家都在相互套词。
这样的套词并不能准确的描写内心感受,只是单纯的秀技。
欧阳修认为文人所表达的应该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框框条条制定规则,然后在规则里面天花乱坠的套词。
而这,就是欧阳修倡导的诗文复古运动的意义所在。
“1034年,28岁的欧阳修回京任职,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成为了他在京中的成座右铭。”
“不过,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