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84章 边塞诗人高适(7/8)
关。

    潼关的重要性,对都城长安来说不言而喻。

    哥舒翰兵败后潼关失守,高适马上就看到了本质的问题,他给出了非常合理的对策。

    可惜,杨国忠等人不同意这么做,极力怂恿玄宗舍弃都城逃亡四川。

    匆匆出逃的玄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遇到马嵬兵变,觊觎皇位已久的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尊奉自己的老子为太上皇。

    高适的才华得到了验证,他升迁为了淮南节度使,讨伐企图效仿东晋的永王李璘。

    时年53的高适,再度与自己的故交李白相遇,不过这次两人并非把酒言欢,而是兵戎相见。

    李白当时正好投靠在永王幕下,还写了许多称颂他的诗歌,坐实了自己逆臣的罪责。

    高适很快就捉拿了永王,完成了唐肃宗李亨交代的任务,转身回到家乡睢阳平定叛乱。

    从公元755年到公元757年,这3年是高适人生中光辉灿烂的顶点,他完成了从穷书生到封疆大吏的完美蜕变。

    与之相反,此时的李白却被囚禁在浔阳的监狱中,等待他的是长流夜郎的结局。

    李白这才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小弟高适,在浔阳监狱托人给他带信,希望能够帮自己解除牢狱之灾。

    一向恃才傲物的李白,这次为了保全性命,拍起了高适的马屁。

    人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什么矜持都顾不上了,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可惜,已经成为封疆大吏的高适不想趟浑水,并没有为李白出面求情。

    反倒是收复长安洛阳的郭子仪,出面为李白求情,说愿意用自己的官位功名为其赎罪。

    原来,郭子仪年轻时犯了军法被抓,与其相识的李白动用关系说情,才使其没有受到处置。

    世事如浮云,总是造化弄人,李白最终被判长流夜郎。

    虽然高适没有救下李白,但他对好友杜甫是真的好,在生活上给过他很大帮助。

    老实人杜甫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他得到高适的帮助后很感动,还特意写诗记录这件些。

    高适当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而杜甫只是不起眼的穷困文人而已,能念及这份旧情还是相当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