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宣帝批准了赵充国的屯田计划。
赵充国采取罢骑令万名步兵屯田,不再进行军事行动。
羌人见汉军采取了长期稳定的战略,纷纷前来投降。
次年五月,赵充国归京,友人浩星赐劝他说。
应该把军功分给破羌和强弩两位将军,以求你能明哲保身,赵充国却告诉浩星赐。
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官职就欺瞒君主,如果给君主留下了轻松就能取胜的印象的后果则是遗患无穷的,并把实情告诉了汉宣帝。
最终汉宣帝也认同了赵充国的看法,于是免去辛武贤破羌将军的官职,仍命其回任酒泉太守。
赵充国则复任后将军、卫尉,此举也因此招惹了辛武贤的怨恨。
秋日,西羌之乱彻底平定,西汉设立金城属国,专门安置归顺的羌人。
并设护羌校尉等职来安抚羌人,宣帝下诏命朝臣推举堪任护羌校尉的人选。
当时赵充国患病,四府共同推荐辛武贤的小弟辛汤。
赵充国闻讯立即向汉宣帝上奏提出,辛汤酗酒,不能让他主管蛮夷事务。
不如用辛汤的兄长辛临众,当时辛汤已接受了护羌校尉的任命。
宣帝接到赵充国的建议后,又降诏改用辛临众。
后来辛临众因病卸任,五府再度推荐辛汤接替供职。
结果辛汤屡次在醉酒后触犯羌人,再次激起了羌人叛乱。
辛武贤与赵卬闲聊时,赵卬告诉他张安世曾招惹皇帝不满。
但赵卬家将军认为张安世曾多年忠诚谨慎,应该被宽恕。
后来,辛武贤因被免去将军职位而怀恨在心,举报赵卬泄露宫中秘密。
宣帝以赵卬违反禁令进入赵充国幕府司马处屯兵为由,将其交给法官审讯,赵卬最终自杀。
赵卬死后,赵充国请求退出朝政,宣帝允准,并赐于他安车、驷马及黄金六十斤,返回家中养老。
不过在讨论四夷问题时,宣帝仍时常征询赵充国的意见。
甘露二年,赵充国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获赐谥号为壮。
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宣帝提出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