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复久闻刘秀大名,认为他在河北创业,虽然暂时处境艰难。”
“但只要能化危为机,不失为一条扬名显姓的大道。”
“于是,就义无返顾地辞别刘嘉,不远千里前往河北投奔刘秀。”
“此时的刘秀在邓禹的帮助下,已渐渐走出了低谷。”
“贾复先行拜见组织部长邓禹,两人操着乡音神聊一通。”
“邓禹自诩年轻博学,没想到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老乡却比自己博学。”
“而且武艺还那么出众,理想又那么崇高,立刻向刘秀隆重推荐。”
“刘秀立即召见贾复,虽然他已从族兄的信中知道此子不俗。”
“但见面胜过闻名,才一番谈论,刘秀就对贾复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旋即任命其为破虏将军,负责督军缉盗,还特意将自己车驾的左骖赏赐给他。”
“刘秀到达信都后,又拜贾复为偏将军。”
“同年五月,刘秀搞定曾经追得自己狼狈不堪的王郎,贾复因功迁都护将军。”
“在随后攻击青犊农民军的战斗中,贾复先登陷阵,所向披靡,大破敌军。”
“至此,诸将不得不信服这个后来居上的小兄弟真的神勇无比。”
“战争是最好的试金石。年少的贾复在这块试金石上磨砺出无与伦比的武力,也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痛。”
欧阳修:公元25年四月,贾复在真定参加了与五校农民军的战斗。
这支兴起于河北,平时主要在河南濮阳一带活动的农民军组织性较好,战斗力也较强,与刘秀的军队杀了个难解难分。
贾复见久战不下,不免有些捉急,索性打出自己的招牌旗号率先冲阵,希望早点凿穿敌人的坚阵。
当下,只见一个外罩白袍,身挂银甲,手舞银戟的少年将军一马当先,冲向敌军的重重壁垒。
五校农民军忙分出人手企图阻拦,双方很快硬碰硬地搅杀在一处。
少年将军银戟飞舞、战马欢腾,敌军挨着就死,碰着就亡,眼看着就要凿穿敌阵。
忽然乱军中一将乘其不备,挺起长枪刺向少年将军,将军急待要闪,那边厢一把大刀又兜头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