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定都北京,但仍存在弘光、大顺、大西三个政权,为此,多铎作为多尔衮的左膀右臂,相继奉命率部四处征讨。”
“西剿义军:顺治元年,多尔衮派遣多铎、阿济格西征,彻底肃清李自成势力。”
“不过,阿济格却擅自改变行军路线,贻误战机,多尔衮只得改变作战计划,令多铎取道河南,与阿济格会师西安,夹击大顺军,后移师东进,征讨江南。”
“多铎所部一路势如破竹,迫使大顺军退守潼关。”
“顺治二年,当清军的红衣大炮就位后,多铎将军队部署为前后两个阵营,发动了总攻,从两面夹击大顺军,李自成见大势已去,退到了西安。”
“不久,潼关守将投降,多铎一鼓作气,率部攻陷西安,李自成被迫走上逃亡之路。”
“进军江南:顺治二年,击败大顺军后,多铎转战江南,兵临扬州城下,却围而不攻,一则敬重坚守待援的史可法,其次则是攻城的红衣大炮尚未到位。”
“面对清军的劝降,史可法抱着克尽臣节的决心,严词拒绝,最终,多铎率部攻陷扬州城,史可法宁死不屈,三天后遇害。”
“不久后,多铎攻陷南京,弘光帝为叛将刘良佐擒获,献给了清军,标志了弘光政权的灭亡。”
“多铎随即承制将南京改为江南省,着手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上书请授江宁、安庆巡抚以下官三百七十三人,并向各重镇要道派驻八旗重兵,稳定江南秩序的同时,也为继续南下,扫荡各地的抗清武装和明朝残余势力,做好准备。”
“北征蒙古:顺治三年,漠北蒙古苏尼特部落的腾机思、腾机特等背盟,投靠奔喀尔喀部。”
“多尔衮钦点多铎出征,承泽郡王硕塞随征,多铎至腾机思等屯兵之处,率兵绕其后,扼据险隘。”
“获悉后,腾机思等立即逃跑,多铎派兵连夜追击,至第三日俘获腾机思等。”
“多铎率部乘胜追击,又击败喀尔喀土谢图汗两个儿子及硕雷第四子,后经过交涉,土谢图汗、车臣汗硕雷分别遣使者谢罪并称臣。”
“基于一方面进军山海关、肃清大顺政权、进军江南等一系列的作战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另一方面则坚定支持多尔衮打击政敌,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