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已然坐会到交椅之上,抬手拿起一旁砚台内还未干的朱笔,继而苦笑道:“来来来,老太师,这边坐,咱们便批便说,您家的正堂上,让您站着像什么样子。”
随着赵斌说,李纲这才发现自己这正堂屋内,正当中八仙桌上,此时是笔墨纸砚齐备,而且砚中正是已经研好的朱砂贡墨,“贤爷您这是?”
“刚批完太原府的公文,这不,您这边又送来了,正好,省的再磨墨了,这朱墨磨一次也不容易,正好不浪费”,赵斌说着一手持笔,一手将李纲带来的第一本折页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赵斌一时间苦笑道:“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这朝臣还有个五更寒,孤可是两天一夜没合眼了啊!”
李纲一听赵斌这话,也不由得摇头失笑,继而拱手道:“贤爷勤劳公事,乃万民之福,乃我大宋之福!”
“好了好了,不捧了,说正事,早些批完,各衙门也好早些动身。”
就这样,赵斌与李纲一道,又在这正堂内批了数个时辰的折页,待将所有折页批完,却也已经是月上中天,在将最后一本折页递予李纲后,赵斌总算是长出一口气,在帮着李纲派人将这些折页发回各级衙门后,咱们这位贤爷终于回到自己的卧房中,将大红色的征袍和那件九麟甲脱下。
可当赵斌看着摆在一旁架子上的盔甲,这位贤爷忽然展颜微笑,继而起身缓缓将刚挂好的宝甲又摘了下来,继而仔细的铺在床上,用绢帕仔细擦拭一遍后,赵斌便取过束甲绦将这件宝甲捆扎起来,摆在一旁。
待将这甲和征袍收拾妥当,这位贤爷方才上床安寝,不过自赵斌废了赵构以来,就注定过不了清净日子,这不,第二天天刚亮,赵斌的屋外就传来赵忠的请安之声。
而等赵斌收拾利落,穿着黑金麒麟袍,腰横玉带,头戴金冠,肋配宝刀走出卧房以后,那边李纲便捧着名册找上赵斌,“贤爷,朝内大批官职空悬,该由何人增补,还需贤爷您钦定!”
看着李纲手中的名册,还有身后那家仆手中厚重的书册,赵斌不由得苦笑道:“我说,老太师啊,这朝内三省六部九寺一共需要增补多少官员?怎么名册如此之厚?”
李纲闻言微微一笑,“回贤爷,三省六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