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亮道:“关于电子厂的厂址,我通过调查,觉得还是放在中州最好。
毕竟中州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各方面条件都很便利。
我唯一疑惑的是工资问题。
本来按照我的想法,给员工开的工资比富士康略高即可。
但之前张老板告诉我,他开电子厂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赚钱。
按照他的思路,薪资待遇肯定得提高。
但具体提高多少,我并不是很确定,所以想看看你这边是怎么想的。”
石曼曼皱起眉头:“在中州开电子厂,你确定?”
“对呀,我方案不是写的很清楚吗?”郭子亮没想到石曼曼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石曼曼声音平静道:“方案是方案,实际是实际。
中州有全国最大的富士康分厂,它面对整个豫省招募工人,在行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富士康来中州之前,中州工人的薪资普遍只有一两千。
富士康一到,直接开出月入六千的待遇。
即使扣除吃喝和住宿,也有四千多。
于是大量工人开始向富士康流入,甚至包括一些技术岗位上的人员。
其他企业没办法,只能给工人涨工资。
你觉得你把电子厂放到中州,能竞争的过对方?”
郭子亮诧异的看着她:“为什么竞争不过?
我就是因为富士康在中州,才把电子厂的地址选在这。”
“什么?”石曼曼愣住了,如果不是郭子亮一切看起来都正常,他甚至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郭子亮道:“你一定没去富士康工作过吧?
如果你去过,一定不会这么想。
没错,富士康给的待遇的确很高。
即使是现在,依旧超过中州百分之八十的企业,而且从不拖欠工人工资。
但如果你把它当成打工人心中的圣地,就大错特错了。
相反,在富士康工作的工人,每天的工作强度都特别大。
而想要拿到六千块钱左右的工资,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需要工作将近十二个小时。
再加上生产线上的活非常枯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