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粟价征税。
所以说,有辛氏未来如果要买卖牛、羊、马、鹿等物,还是会以粟进行回购。”
“这样吗?”鲜虞小猪低吟着,“那我预定一批,一万件,价格说好了,九十斤一件。”
“当然。”辛屈笑吟吟。
他现在缺少市场,一万件不算多,但却能解决有辛氏库存问题。
陶器快爆仓了。
因为有辛氏这些年的战争,导致了大量残疾人,这些人都是衙门在兜底生产生活,他们会根据残疾程度,分别安排各种岗位。
双手健全的,一般是木匠、玉匠、竹篾。
双脚健全的,则是去充当市管、驿站马夫。
要是残疾颇多的,但还能忙活,那要么去当“踏椎工”,或者养猪、养鸡、养鸭等等。
实在不行的,就读书学字,学习算数,然后去“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
哪怕眼瞎了,那就去学音乐,现在有辛氏的乐师,全是盲人。
总之,人尽其才,一丝一毫直接榨干净所有价值。
辛屈怕是商代第一个开启“国企”的人。
不过库藏还是得想办法卖出去。
十五斤一件陶器,是辛屈计算过,能保证一个人十天生活所需,而得出来的价格。
因为生产一件陶器的周期在七日上下。
完成三件相对精品的陶器,差不多一个月就结束了。
所以,这玩意儿辛屈要的不是多高价,而是保证循环稳定,让更多产业链上能生活更多的人,保证有辛氏扩张兜底的福利。
他也是操碎心了。
至于中间商赚差价问题,那是土方诸部跟鲜虞小猪的博弈,既然价值还在,市场还在,鲜虞小猪干不了,那就直接对接下一级经销商。
有辛氏是个有武力的部落,实在不行还能通过战争打开市场。
当然,辛屈慎战,不随便乱说开战。
“行!九十一件!上次咱们买卖的玉,那群人爱不释手,南边的陶唐氏什么的,也都来问我们还有没有类似的。姑父你这……”
“玉比较特殊,你也是知道的。”辛屈隐晦的阻断。
玉是他的拳头产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