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479章 不一样天津(2/4)
一个公族大氏族了。

    以前大邑商对外征伐,经常是打了三年,就只能带回五千奴隶,还老弱妇孺都有。

    “派人去给有辛氏送信,就说我亲自来了。来给他册封燕方,请他担任大邑商的北伯。”

    子颂说完,微山舟的眼睛都直了:“燕方?北伯?”

    “嗯,他的实力,毋庸置疑。上次王被浊氏撺掇昏了头,所以这一次给他北伯之位,也算是补偿。”

    子颂只是说补偿,但也没认错,然后看向后边抵达的鲁父与辛丙:“他俩你也带上。”

    微山舟认识鲁父,但不认识辛丙。

    不过看能被带来,只怕也是跟有辛氏有所沟通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应下,然后提醒子颂道:“王子颂,咱们在有辛氏的天津县周围的活动范围,只有直沽水两畔二十里地,不能超过这段区域,否则有辛氏会抓人去干活。

    如果真的想要去四方游逛,需要进天津县,问本地的县令申请路引。”

    “路引?那是什么?”

    “有辛氏的一种新制度。”微山舟解释道,“有辛氏西征回来之后,为了解决各地发展的问题,下令将地方设为县、乡镇、村社。

    所有人都列入户籍管理。

    县主官为县令、县丞、县尉。

    县令掌政财、县丞掌刑罚、县尉掌兵马。

    然后还有吏、户、礼、兵、刑、工、农、商、医九房主簿配合。

    县令直管吏户农。

    县丞直管礼刑商。

    县尉直管兵工医。

    其中,有辛氏中枢的那几个长老,即冢宰督诸县吏房、司徒督诸县户房、宗伯督诸县礼房、司马督诸县兵房、司寇督诸县刑房、司空督诸县工房、司农督诸县农房、典客督诸县商房。

    也就是说,诸县一边要配合县令、县丞、县尉治理地方,同时也要配合中枢,上报本地情况,协调上下关系。

    然后就是乡镇的:乡长、镇长。

    其中,乡为氏封,下属由里长、保长、捕长三个家臣负责,可以由乡长上报册封,并且允许更换,如果治理能力不错,可以中枢会简拔。

    而镇则是由县督管,下设坊长、亭长、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