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觉得有几分道理。
沿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他们又谈到了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
林海音对于这些建国前成名的名家如数家珍,建国后大放异彩的一些作家,
因为两岸关系的原因反而不熟悉,她反而不熟悉。
「沈丛文可惜了——」」
聊起那些老作家,林海音对沈丛文充满了惋惜,老同志前两个月刚刚去世。
六十年代时,林海音曾冒着风险在湾岛出版过沈丛文的作品,沈丛文属于少有的那种在两岸官方层面都不受待见的知名作家。
「这几年沈丛文先生在国内文学界的评价好了很多,最后文学史会给他一个公充的评价的。」林朝阳语气低沉的说。
聊天到最后,林海音终于提起了林朝阳作品引进的事,双方很快达成共识,
将《渡舟记》作为第一部被引入湾岛的林朝阳作品。
之后林海音经营的纯文学出版社还将继续引进《梵谷之死》《禁闭岛》《闯关东》《楚门的世界》等诸多作品。
其实林海音的想法是为林朝阳出一版作品集,但考虑到林朝阳的作品是第一次进入湾岛市场,所以还是选择了保守的做法。
简单的说过了引进出版的事,林海音夫妻二人告辞而去。
转眼已是七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好长时间没露面的张曼玉出现在嘉慧园,一进门大家便能感受到她那一身的喜气。
仔细一问,原来是拿了快一年的国泰城市股价终于重回巅峰。
不过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股价好不容易回来了,手里的股票是抛是留呢?
股海冥灯·张再次陷入了纠结,拉着陶玉墨讨论了半天,觉得应该来问问「股神」的意见。
面对着她的问题,林朝阳坚决的摇了摇头,这主意他可不会给出。
抛了,涨了怎麽办?留着,跌了怎麽办?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张曼玉纠结万分,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卖了。
「国泰城市现在股价有点太高了,有风险,我得换个稳妥点的股票。」
她口中「稳妥点的股票」就是玉郎机构,自从去年成为了玉郎机构的董事后,张曼玉就打算入手点玉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