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是在为这一个师弟提供贴心一对一服务。
师弟的父母对这位大二同学非常满意,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让他多照顾一下自己孩子。
三年后,其他人还在投简历、等offer的时候,这位牛人已经顺利进入那位师弟父亲所在单位,端上了铁饭碗。
此处套用两句鸡汤: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当然了,前提是得有人愿意给机会,本身也得是金子才行。
新车站建设已经进入了尾声,唐家偶尔能听到车站报时钟调试发出来的报时声。
目前,所有的火车客运依旧由前门车站承担,小王同学在唐植桐的带领下,先把自行车寄存在市局,然后徒步走向车站广场。
“还记得那吗?”到车站广场时,唐植桐驻足,指着车站入口问小王同学。
“快一年了呢。”小王同学顺着唐植桐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入口”二字,想到了去年冬天自己在这边傻等,送唐植桐上车的事,也是那天,两人确定了关系。
“是啊,时间真快。那次是你送我,这次还是你送我。”唐植桐感慨了一小下下。
“希望一年又一年,咱俩都在一起。”小王同学蚊声哼哼道。
“放心吧,那必须的!”唐植桐一手勾着带的被褥细软,另一手拉着小王同学的手。
广场果如唐植桐所说,分好几处立着招牌,上面写着某某大学乘车处、某某学院乘车处字样。
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有招牌没车,新生站成几排闹哄哄的等车。
唐植桐两人拉手的大胆举动,再加上小王同学长得又漂亮,引来不少单身狗鄙夷中夹杂着疯狂羡慕的目光。
唐植桐不管这帮人,拉着小王同学往前面,因为他看到了市局转运处的邮车。
邮车是敞篷卡车,车侧刷着醒目的繁体白字“邮”。
由于进出京的信件都需要转运处运到或运出押运科,再加上方圆来押运科之前在转运处很有人缘,所以转运处和押运科合作特别愉快。
往返于转运处和押运科的司机,唐植桐大部分都面熟,甚至和不少司机在装修自备邮车的时候存下了抽烟的交情。
司机就是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