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457章 456纺车轮(3/7)
在老头旁边安营扎寨。

    现在的鱼竿跟几十年后不同,绝大部分只是手竿,鱼线是固定长度。

    唐植桐和王敬民两人由于鱼竿、鱼线长度不同,临近着坐倒也互不影响。

    “姐夫,为什么鱼竿的颜色会不一样呢?”王敬民甩出杆后,悄悄问唐植桐。

    “一样啊?不都是竹子的颜色吗?”唐植桐瞅瞅自己手里的这根,又看看王敬民的那根,说道。

    “不是,是旁边那个爷爷的用的那根。”王敬民伸手指指,示意唐植桐转过头看看。

    唐植桐顺着王敬民指的方向,一转头,嚯,好家伙,鱼竿红的耀眼。

    不仅颜色喜人,还带有一圈线罗盘,真特么的讲究啊!

    “材质不一样,人家那个是红木的。不过那样的沉,累手,还是咱这样的好用。”唐植桐看完转过头来,跟王敬民解释道。

    “哦。”王敬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朝那边瞅瞅,颜色真的很讨人喜。

    话虽这么说,但唐植桐同样没忍住,又瞟了两眼,老爷子用的鱼竿很讲究。

    不单是竿身是红木的,竿稍还是牛筋的,穿线环好像还是动物皮干燥收缩固定的,鱼线看上去是蚕丝的,真特么讲究啊!

    这种鱼竿有个好处,只要肯用力,能抛出更长的鱼线,不用在浅滩跟别人抢鱼。

    哥俩坐了一刻钟,鱼浮连动都没动,反观旁边老头,不一会的工夫已经起竿两次了,虽然鱼都不大,但耐不住起的勤啊!

    直到此时,唐植桐才琢磨过来为啥老头两侧有这么长的空地。

    哪个钓鱼佬看着别人上鱼,自己却一无所获而不崩溃?

    不过,老头的装备给唐植桐提了个醒,碳纤维鱼竿搞不出来,是不是可以试着搞搞纺车轮?

    纺车轮是90年代的产物,放眼下妥妥的划时代产品,国内限于经济水平,可能消费者不会很多,但国外的钓鱼佬也不少!

    众所周知,真正的钓鱼佬是非常舍得在装备上花钱的。

    唐植桐拆过纺车轮,有信心能画出设计图,就是不知道眼下的工业水平能不能按照图纸车出零件。

    “姐夫,为啥咱们不上鱼呢?”等了一会,又抛了两次竿,还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