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把小时以后,唐植桐来到了白天看好的路段之一,果断勒停了马。
驽马、爬犁归位,暂时收起火把,唐植桐开始施展乾坤大挪移。
为了做的比较逼真,唐植桐在鲅鱼的同时,夹杂了一些其他种类的鱼虾。
一万五千斤鱼,猛一听斤两挺唬人,但按体积来看,也就能装满两个拖拉机车斗那么多。
丁场长说林场有一千多口人,平均一人也就十斤鱼,靠这玩意吃饱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主粮以外的补充食物,能极大的减少因粮食不足造成的水肿。
想到这,唐植桐又稍微多薅了点出来,漫漫寒冬,想捱过来不容易。
忙活完这些,唐植桐又薅出了火把和一些干柴,自己生了堆火,坐在火堆前取暖,捎带着吃点晚饭。
丁场长来的不慢,唐植桐这边吃完饭半小时,就听到西边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
不一会的工夫,唐植桐又看到了亮光,是拖拉机的车灯,想了想,薅出五六半扛在了肩上。
丁场长坐在拖拉机上,能看到火堆映照下的一大堆鱼,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不断地催促驾驶员:“快点,还能不能快点?”
“丁场,这就是最快速度了。”驾驶员把着方向盘,也就是这拖拉机是履带式的,自己敢在大雪路面上飙车,要是换成卡车,打死他他都不敢开这么快。
“行,行,到跟前减个速,别糟蹋了鱼。”丁场长听驾驶员这么说,才松了口。
也就五分钟的工夫,拖拉机刹停在了鱼堆前。
跟同丁场长下车的还有唐文邦,只不过一个坐在驾驶舱,一个坐在后面的车斗里。
丁场长迎着坐在火堆旁的唐植桐就走了过去:“哎呀,小唐同志,辛苦,辛苦。”
“丁场长辛苦。我这一趟好说歹说,终于不辱使命,谈下来了。我担心夜长梦多,求爷爷告奶奶,让他们连夜把鱼送了过来。再远,人家就不送了。”唐植桐站起身来,握住丁场长伸过来的手,满口谎言,一句真话都有。
“这就很好,这就很好啊!这些有多少斤?”丁场长是个善于抓重点的,迫切的问道。
“一万六,只多不少。”唐植桐咧着嘴,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