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听说后就笑他,兔子耳朵也长啊。
兴许是他给自己取外号这事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致,所以这个外号就这么传开了。
一直到唐家吃完饭,王大耳朵他们也没过来还雪橇,唐植桐跟家里说了一声,拿着电筒往东边找人去了。
虽然不是调戏,但围着自己妹妹软抢雪橇也不行啊!
小男孩之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打架打输了不告家长和老师,但凤珍、凤芝又不是男孩子,不在意这些可笑的规定。
王大耳朵的外号很出名,唐植桐没怎么费工夫就打听出了家庭住址。
敲响门,说明来意,王大耳朵他爹一看自家儿子那躲躲闪闪的模样,顿时火就上来了,抄起扫帚就上演了武行:他么翅膀硬了,胆子肥了是吧?敢拦着人家女孩子抢东西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个兔崽子!
王大耳朵的惨叫声引来了不少邻居,本来还打算劝劝来着,但一听事情原委,顿时就成了语言上的巨人:“差不多得了,他还是个孩子”,然后站在一旁心安理得的看热闹。
唐植桐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并不能是作恶理由,更不能是事后逃避惩罚的借口。
虽然这事够不上进未管所的标准,但让他们长长记性还是可以的,树不修不直嘛,这也是为他们好。
“您先歇歇,我得问问大耳朵,那三个是谁?还有我那雪橇在哪?”唐植桐待打的差不多了,才开口问道。
王大耳朵他爹态度很好,揪着王大耳朵的小耳朵过来,让他给唐植桐回话。
王大耳朵一边抽噎着,一边把小伙伴卖了个干净,并交代了雪橇的位置,他们几个怕回家挨揍,硬是熬到天黑才回来,更是将雪橇藏在了外面胡同口的雪堆里。
好家伙,不光全是这个院子里的孩子,而且有预谋、有藏赃,看热闹的邻居也不淡定了,一个还能说成是调皮,但四个人就成团伙了,这性质可就变了!
前文有提到,现在街道在各个胡同选了很多治安员协助处理矛盾,对于一年到头都表现优异的院落会,治安员会上报街道申请个“五好院”,给每户发二两油票。
现在春节在即,眼看着就能发油票了,却来了这么一出,感情自己这院子里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