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份,明儿一早的就不够了。”大师傅不为所动,坐在门口抽着烟,眼皮抬了一下,随即又耷拉了下去。
“哎~你这位同志……”赵鑫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一个声音给打断了。
“霍师傅,忙着呢?”一道声音从餐厅的另一个方向传来,那是列车车位的方向。
唐植桐站在四人的最外侧,靠近硬卧车厢的位置,与车尾的位置最远,他听出过来取面条的人是谁了,是熟人。
“吆,来了?今儿你可来晚了,面条都成坨了。”霍师傅犹如看到了亲人,脸上不仅挂上了笑容,还站了起来。
赵鑫本来被截断了话就不开心,这会一看到有人能买到饭,就更不满意了,朝大师傅嚷嚷道:“哎~你这位同志,不是说没了吗?”
“人家一大早就过来定下了,跟你临时过来加塞能一样吗?”霍师傅一点都不怵,直接回怼道。
“你们先回去,我来处理吧。”眼见着要吵吵起来,唐植桐拽了一下旁边回来事的中年人低声说道。
原文在六9书/吧看!
中年人点点头,当下就拉着赵鑫往硬卧走:“走,走,先回去。”
“哎~你拉我干嘛?我还没说完呢。”赵鑫犹自不服。
唐植桐摇摇头,赵鑫这情商有点欠费啊,也许是上面考虑到想听真话才安排他过来的?
这不是唐植桐想多了,而是眼下真的存在“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不仅存在于对下,对上有,所以才有“欺上瞒下”的成语。
对下最多多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对上隐瞒、谎报,这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水泼不进,针扎不透”,这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就拿黄鹤楼来说吧。
黄鹤楼为什么要重修,不仅仅是历史名胜这么简单。
名声大多了去了,国家又没有那么多钱,凭什么黄鹤楼排前面?
铁老大的钱就那么好拨?铁老大凭什么拨款那么痛快?
调查组一行四人,一下子走了三个,就把唐植桐给显了出来。
“张哥,今儿你跑这条线?”唐植桐让出通道,让组里其他成员先回去,然后笑着跟过来取面条的张金波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