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像,可以挂在家里供起来的那种。
对于人物画像,老百姓一般不会说买,得说“请”,春节前是“请”到家的高峰期。
唐家没有能给妹妹包书皮的年画,倒是还有点宣纸,但那个太贵了,更不合适。
“报纸太薄了。”凤芝撇撇嘴,一副嫌弃的模样。
“破了就再包一次呗,反正咱家不缺报纸。”唐植桐赏给妹妹个脑瓜崩。
“行吧。”凤芝不情不愿的答应下来,但也向唐植桐提了新要求:“哥,老师说以后练习本得珍惜着用,铅笔写完了擦擦再继续用。你说练习本还包一下吗?”
“不用,练习本包不住。”唐植桐摇摇头,现在的练习本封面纸张不厚,压根包不住。
“可不包起来,还不等用完就掉下来了。”凤芝有些疑虑。
“那就让咱妈再给你缝起来。”去年练习本的质量就不好,不光封面往下掉,里面的内容页也容易脱落,最后还是张桂芳用针线给缝起来的。
学生本练习用纸,一个不起眼的日用品小类别,四九城在去年的时候实行了新的供应规定:人民教育委员会定总数量,各学校定使用计划,然后市文化用品公司专项安排生产收购,由零售商店包片按计划定量供应。
这个顺序很有意思,先定数量,再定计划,也就是说今年就这些,多了没有。
说是商店包片,其实为了能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最后还是学校领回去发给每个同学,然后收钱再交到商店里。
学生本的数量肯定是有所减少的,但价格没有上涨,据说是有财政补贴,纸价上调,本册价格不调。
四九城百姓对此习以为常,并对这项规定表示了赞许,36开本的学生本才六分钱一本,就这价格还要求啥自行车?
至于补贴嘛,这年头的四九城,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哪一项还没点补贴?没补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事。
中小学生对此不懂,只知道练习册难买了,所以都是在正面写完后,再翻过来用背面。
只不过今年练习册供应情况更加严峻了,听凤芝的意思,老师开学之际已经明确要求低年级用铅笔写作业,写完后用橡皮擦掉,方便练习册的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