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的名字被翻译为了chiang kai shek。
唐植桐这次给文改委出的不仅仅是繁简对照,有一些拼音跟他印象中不一样的,也顺手标注了出来。
韩海舟见得多了,大概能摸清唐植桐的意思,这份资料很详实,但远远称不上“方案”,因为里面没有给出某个汉字为什么要这么写、拼音为什么这么用,以及拼音的使用规律。
即便如此,但也远远超出了韩海舟的意料,心里肯定唐植桐很有一套。
想来想去,韩海舟决定自己跑一趟,就里面的个别问题当面与唐植桐沟通一下,然后把方案完善起来,再跟领导汇报。
去之前,韩海舟先给唐植桐打了个电话。
挂了电话,唐植桐有点挠头,自己这是要出名了吗?
这大半年来,《赤脚医生手册》留下了自己名字,要是文改那边再留个名,是不是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做条咸鱼了?
韩海舟动作很快,大概半个小时的左右就到了押运处。
唐植桐给予了基本的尊重,在接到门卫电话通知后,亲自过去接了人。
马薇见有人来找唐植桐,想躲出去把空间留给两人来着,被唐植桐制止了,韩海舟这回来还不知道要待多久,总不能让马薇一直在外面。
“唐科长,你这次整理的方案很详实,但我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过来请教一下。”韩海舟文人性格,佩服有真才实干的人,这次比上次客气了很多,但也正是文人性格,上来就掏出了唐植桐做的对照表和笔记本,很直截了当。
“请教不敢当。您问,我尽量回答,咱互相探讨。”无论是简化字还是拼音,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这么拼,都是唐植桐的弱项,当年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也没讲啊!
韩海舟从上午一直问到了下午,将自己阅读时碰到的疑点,一个个跟唐植桐确认。
唐植桐很多时候并不能给出韩海舟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能说自己觉得这么写省事、这么拼简单而且不重复等等,拼写规律倒是没藏私,都告诉了韩海舟。
虽然是干了好事,但唐植桐也被问了一脑门汗,有点考试的时候得了满分,却被老师再次提问答不上来似的。
没有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