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唯独切入不到观众身上。
周墨一开始也曾觉得以他的地位,没准能让一群掌握资源,或者能把关的人稍微改变一些,做出些从观众角度出发的事情。
但很显然,他所作的一切全都是白费功夫。
所以,周墨干脆就不去了。
去个毛。
有那时间,不如多整点儿作品,把钱挣到手。
挣的钱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人按着你的方向走了。
夸张点儿说,如果有一天,整个国产电影的市场,有一半的票房是山河公司砍下来的,那其他人哪怕再不愿意,也得乖乖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
周墨本以为这个想法很扯淡。
他自己都不信。
一家公司再怎么滴,也不可能砍下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后来他又想到国内这帮人的骚操作,硬生生把一个市场搞到萎靡不振,消费者不断离席,决绝消费,反而觉得大有可能。
七月下。
周墨完成了《莘莘学子》的所有工作。
总算是能够把经历放在《人民的民义》上。
既然已经开始插手了这部戏的制作,那干脆就多干一些。
山河公司。
办公室。
周墨在这里见到了《名义》的三位核心。
导演李露,制作夏东海,编剧,同时也是原著作者周眉森。
周墨跟三人打了招呼,三人反应各不相同。
周眉森比较轻松,这位是作家、编剧圈的老前辈了,跟周墨早就认识,两人时不时还会讨论一些剧情。
夏东海不用说,已经见过了。
最激动的莫过于李露,这位也是老导演,但在此之前,一直算不上特别出名。
前世,真正让李露大火的,还是《名义》。
之前,李露听说周墨开始接手剧本,并且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他一度以为周墨准备重回电影圈了。
为此,他紧张了好几宿。
尽管在资历上,周墨比不过他。
但成绩上,人家新版《神话》的收视率,现在还在榜单上挂着呢。
周墨如果真的想要当导演,没人能争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