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前任堂官心腹”被裁撤回家,心中对蛮夷充满了愤恨。
他们在各种场所痛骂蛮夷。
导致京城民间,闭关锁国的风气从未有过的喧嚣。
就连裕泰茶馆的乡下学徒们,都对蛮夷充满了愤恨。
虽然他们也不知这恨从何而来,但是喝茶的京城老爷们都这样讲,那肯定没错。
王掌柜的也是同道中人。
因为,茶叶的价格从山顶一下子滑到了山谷,暴跌!甚至比从前正常年份的价格还要低3成。
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蛮夷来了”,和“蛮夷走了”的缘故。
王掌柜很实在,不懂什么大道理。
他只是朴素的从自身的境遇出发,去看待一切问题。
倒是契合了“世间的绝大部分问题,没有对错,只有视角”的不正确的逻辑。
……
南方,
茶叶丝绸的价格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而是脚踝斩。
囤积茶、丝的晋商,人没了,可货还在。
广州、潮州、赣州、成都、长沙的仓库里都有堆积如山的生丝、茶叶。
这些货现在都归了各路债主或者是地方官府,而销路却寥寥无几。
广州口岸封锁,夷商都下狱了。
就算想走私,都没有夷船敢来。
出口无望,那就只能内销。而往年消费能力最旺盛的江南地区,却拒绝购买。
商业大臣胡雪余早就通过各商会传达了明确旨意:
“就算他们开价1枚铜钱换1担茶叶,1枚铜钱换1担生丝,吴国也不收!要把这批货全部烂在仓库里,把市场对于茶叶、生丝的期望打到最低。从今往后,让所有人一听到茶丝生意就哆嗦,避之不及。不但如此,还要把我们手里的最后存货低价抛出,把清廷治下的茶丝产业上下游所有链条彻底摧毁!”
……
这个政策,
导致吴国的部分丝绸工厂缺货停工。
自损100,杀敌5000
但是在严令之下,也没人敢造次。
胡雪余私下和这些商人去信:
“~赖陛下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