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第626章 未雨绸缪,预防殖民地自我意识(1/7)
    到了  1786年。

    明眼人都看清了帝国的殖民思路。

    帝国在殖民地以武力直接掠夺资源,直接收税。在半殖民地是以武力为威慑,隐蔽掠夺资源,间接收税。

    吴廷在殖民地派驻总督,税务官,军队。

    在半殖民地只驻军,日常并不干涉各国事务,主打一个渗透和威慑。

    半殖民地移民多来自云南、广西、四川、广东。

    殖民地移民多来自广东、福建。

    去半殖民地可走陆路。

    去殖民地必须走海运。

    去半殖民地之移民,大多怀揣一个“异国地主梦”,奔着定居去的。

    去殖民地之移民,大多和老家“书信不绝”,目标是“衣锦还乡”,即使自己回不去,儿子孙子也要抱着自己的骨灰坛回去。

    ……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殖民地移民婚配普遍困难,对土著女实在是下不了嘴。

    土著是人,似人非人。

    哪怕是再穷困的移民也羞于娶当地土著为妻,如果不小心弄出了混血后裔,也被人耻笑。

    半殖民地移民,婚配很容易。

    因为中南半岛有太多的汉裔后人,例如明乡人。文化、语言、像貌都无甚差异,婚配几无隔阂~

    那些宋朝遗民、明朝遗民纷纷掏出家谱证明自己曾经是“尊贵的上国老爷”,然后主动和新来的“泥腿子上国老爷”结亲。

    强强联合。

    上扛君主,下压土著,亲家联手,一起发财。

    各国君主既警惕又无奈。

    不敢打击,吴军会出手。

    不能打击,因为整个中南半岛的上层都来自于“宋、明遗民”,打击这个阶层,等于间接否决自己。

    ……

    根据殖民部官员所述:

    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红河之上,悬挂帝国五色星条旗的商船来回穿梭。与第  4军团的蒸汽战舰巡航相遇,商贾水手皆欢呼雀跃。

    沿岸矿脉,皆属吴商。

    繁华城市,吴商店铺鳞次栉比。

    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