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第626章 未雨绸缪,预防殖民地自我意识(4/7)
帝国要腾飞,就需要普及教育,普及文化。今后逐年扩大基础教育,争取在六到十年之内,催生一两千万识文断字的年轻人。”

    “职业教育也要搞,例如广西云南的少年军校,各大重工的厂办学校,部分衙署的直属专业学校,尽量让专业的人来搞职业学校。”

    “至于说高端人才,寡人在去年的书信里已授意驻欧全权使节贾笑真重金招揽。”

    杜仁忍不住问道:

    “陛下,外国的科学家能为我们所用吗?”

    李郁笑了:

    “科学家也是人,寡人给他们提供优厚的薪水、优越的环境,他们为什么不来?”

    ……

    范京突然问道:

    “陛下,若是我们自行培养呢?”

    李郁望了他一眼,摇头:

    “高端人才从来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大自然的馈赠。与其培养,不如收割。”

    范京眼睛亮了。

    “陛下高哇。挖走他国高端人才,一得一失,对他国的打击是双重的。”

    众人齐刷刷高呼:

    “陛下圣明。”

    李郁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文化输出,好处多多。

    数十年后~

    后人才会明白自己是何等的圣明。

    巨舰大炮、文化仰慕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

    御前会议持续了很久。

    海军的一个分歧引起了很大的纷争。

    造大舰还是造小舰?

    钻研风帆舰还是蒸汽舰?

    最终,李郁力排众议。

    集中资源造小舰。

    定型载炮  33门,排水量  600吨的护卫舰,也称  33护卫舰,大致相当于撒克逊人的五级舰、六级舰。

    帝国海军勤务繁重,巡航、剿匪频繁,大舰未必适合。

    巨舰更无意义。

    图腾巨舰的沉没是会动摇国本的,只能当大爷供起来。大和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且当下也缺乏建造一二级舰的技术储备,造千吨以下小舰的技术倒是挺成熟。

    ……

    蒸汽船?风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