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第626章 未雨绸缪,预防殖民地自我意识(5/7)


    李郁也不敢轻易决断。

    一方面,蒸汽铁甲战舰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发展需要时间,如果  30年后技术才全面成熟,这  30年内难道就不打仗了吗?

    所以,

    只能是和稀泥。

    一边搞风帆战舰,一边搞蒸汽战舰。

    逐步淘汰。

    左右互搏。

    ……

    江南造船厂的一名海军随舰工程师,现场讲述了蒸汽船的使用场景:

    逆水行舟,完全无视风向水流。

    只要有煤补给点,续航无限,特别适合内河航运、内河巡逻。在长江、在大运河、额尔齐斯河、湄公河都已得到证明。

    商贾和陆军对蒸汽船好评如潮。

    海军对蒸汽船评价平平。

    原因是遇到大的海浪颠簸时,会出现两侧轮空转的情况。另外还存在动力不足、占据舱室过大、续航短的诟病。

    虽然海军抱怨了一堆,也认为蒸汽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郁已经明确提出了《船舶驱动力要由明轮向螺旋桨发展》课题,科学院、海军部、造船厂、民间都在琢磨。

    谁先搞定这个课题,陛下将赐下不世袭男爵爵位,赏银币  5万枚,亲自召见,加以勉励。

    ……

    李郁还提出了造铁船的课题,遗憾的是,吴国境内能够理解浮力原理的人不多。

    没办法,

    他下令打造了一艘长  3丈的铁船和一艘长  3丈的水泥船,飘在金鸡湖面。

    围观者人山人海。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铁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以至于这  2艘船成了景点。

    远观免费,登船收费。

    花  1两银子买票的人战战兢兢的站在铁船上,左敲敲,右打打。

    奇观。

    甚至有几百里外的富人特意前来一睹新奇。

    ……

    很快,造船署的人给李郁泼了一盆冷水。

    目前的冶金技术无法解决铁船生锈的问题,淡水航行还好一些,在金山卫做试验的一艘铁船锈蚀速度惊人,仅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