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缓慢靠上码头。
待船停稳后,李郁内罩软甲外穿锦袍,在 4名便衣的陪同下,上岸溜达。
一路信步游庭,貌似游览。
实则是看道路,看农田,看房子,看行人气色。
镇子很宁静。
一圈逛下来,李郁几乎可以断定这里达到了 18世纪末帝国前百分之一的生活水准。
七成以上是砖瓦房。
干道基本硬化。
行人虽然劳碌,但少有菜色,衣服的补丁也极为罕见。
……
路过一处馄饨摊,李郁很有兴致的坐下,要了几碗馄饨还有刚出炉的烧饼。
待食物上桌,护卫队长就轻声道:“老爷,我腹中饥饿,先吃点。”
“嗯。”
护卫队长狼吞虎咽,一口烧饼一口馄饨。
李郁则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摊主闲聊。
看似是老爷宽待下人,实则是防止食物有毒。
过了许久之后,李郁才悠然端起粗瓷碗,品尝这民间食物。
……
“老人家,日子怎么样?”
“挺好。”
“是吗,具体好在哪儿?”
“您是?”
“我是过路商人。”
摊主笑笑,抛下一句:“陛下仁慈,体恤江南,我等交的赋税少了,劳役免了,挣钱却多了。”
“你这摊子平日里生意咋样?”
“好,好的很,前面 2里路有个纺织厂,下工了我这立马人满。”
摊主一边说,一边飞速卷馄饨。
看着他提前备下了如此多的半成品,李郁笑笑,确信这摊上的馄饨不愁卖。
……
旁边一闷头吸溜馄饨的中年汉子却不淡定了。
他就是曾经的四九城正红旗旗人那五,如今的松江府流放人士,以“帮闲”为职业,无农桑之苦,却全家吃喝不愁。
加上这老小子吸取教训,不在松江府购置宅子。
入账就花,花不掉的就买成金饰,小日子过的油光水滑。
他第二次扭头,和护卫的眼神不经意碰撞~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