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闻听,欻拉一拱手,臣,领旨。
包大人就这么眼瞅着众人议论纷纷,而后皇上拍板,整个过程是一言未发。
到了现在,包大人心下雪亮,这哪还是那位宽柔仁德的四帝赵祯?分明是一个外表宽宏,内藏奸诈的贼匪啊?可眼下还得不动声色。
文彦博等人在一旁看得着急,心说包相爷,你,你怎么杵在那儿,丝毫没有动静呢?
可颜查散对此却是深以为然,他知道,眼下还不是包大人发话的时候,就徐良蒋平这件事儿而言,皇上既然亲自传下口谕,那么必然是有备而来,今日朝堂廷议,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至于包大人说与不说,并没有多大作用。
这时候,就听皇上又说话了,各位卿家,昨日接获边关来报,说是那秦州城外,自立为王的赵一统,有心痛改前非,接受朝廷的招安,众卿对此有何看法,尽可讲来。
群臣一听,又是一阵的骚动。什么什么,赵一统愿意接受招安,啊呀,天佑我大宋啊。
包大人听完了,却是心中冷笑,噢,你们这不是里勾外联,想要图谋大宋国朝的江山社稷吗?我包拯在边关剿贼一年有余,岂能不知那帮贼匪,凶残成性,如今官兵已撤,又岂能主动投诚,这不是笑话一样吗?
这么想着,包大人觉着,不行,我得再试上一试,看看这位所谓的陛下,作何反应。因此当下迈步出班,一拱手,陛下,臣,有奏。
皇上一看,面带微笑,显得格外亲切,噢,是包卿家,有何奏本,当面讲来。
臣启陛下,微臣以为,那贼人来书请降,必然有诈。
噢?何以见得呢?
包大人微微冷笑:陛下,当初大兵压境,贼人尚且死守山寨。如今又岂能无端来降?臣在那秦州府剿贼年余,深知那贼匪野心勃勃,妄图颠覆我大宋朝江山社稷,且多年来为此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又如何能在转瞬间就放下刀枪,主动来降呢,因此,臣以为必然有诈。
包大人话音刚落,兵部尚书蔡齐,铁帽子王爷岳衡等人,也迈步出班,陛下,包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赞同。
皇上点点头,嗯,也是一理,众卿可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
中书令文彦博闻言,再次出班,陛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