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想法。
那么说尚云凤和荆鸿就错了吗,可也没错。
谁也没错,但是事情它就卡在这儿了,这叫造化弄人,也得说荆鸿和尚云凤,一个参禅,一个悟道,但是从本心来讲,一个不算和尚,一个不算道士。都是当初走投无路,这才投入了师门,进而造下如今的孽缘。
再说普度留下的那一把红色降真香,乃是用一种特殊植物炼制,叫不像草,炼制之后制成香烛,人一旦点燃吸入,不出一个时辰,便会真气泄尽,五脏受损,一般人来说很难熬过这一个时辰,而且这种不像草,它还不是一种毒药,而是一种至阴至柔的类似于中药的植物,它不会直接产生毒害,而是会耗尽人的精气神,让人油尽灯枯而死,所以这就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解药。
也正因为此,倘若尚云凤要在普度坟前耽搁过久的话,必然会跪死当场,旁人一瞧,便会以为这尚云凤伤悲过度,哭死在了师父的坟前。如此,可同时保全峨眉和尚云凤的脸面。
那么尚云凤后来之所以一息犹存,没有立时毙命,这就得归功于陈抟老祖,当日老人家起卦卜算,进而留下苦心炼制的冰心丹,这才暂时保住了尚云凤一命。
且说荆鸿带着尚云凤,是策马狂奔,人不卸甲马不离鞍,这马累了就换另一匹,两马轮换,三日三夜,就回在了登封皋嵩山少林寺。
为了免得寺中诸多不便,荆鸿没走正门,而是从后山的一条小路,背着尚云凤急奔达摩洞,去找他老师柏玉大师。
这一日柏玉大师正在洞内参禅打坐,忽然就觉心头一动,侧耳朵一听,洞外不远噔噔噔,有脚步声响,听着落足之间的动静,分明便是我那徒儿荆鸿啊。可又一听,脚步略显粗重,咝,难道他受伤不成?
老和尚二眸子一闪,刷刷放光,当时披衣而起,来在洞外,甩脸观瞧,就见前方不远,跌跌撞撞来了一人,再看那人背上还背着一人,咝~啊,老和尚一瞧,当时就明白了。紧走两步,来在荆鸿近前,荆鸿一看老师来了,正想磕头问安,说明缘由,就见老人家把手一摆:不必多言,为师全然明白,快些进洞。
你看这老师当的,师徒之间好似知己良朋,有话不必细说,自然而然就能明白。
且说进了达摩洞,荆鸿找一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