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农场之战(第二更,求订阅)(2/5)
朴顺喜从驾驶室里跳下来,伸了个懒腰,脸上满是疲惫但充满满足的笑容。他刚跳下驾驶室,妻子就给他送来了茶水,妻子虽然是印度裔,可是相貌白净不说,穿着的也是t恤、牛仔裤,和普通的印度女人截然不同。
“怎么样,都还适应吗?”
朴顺喜用有些生硬的英语问道:
女人连忙点点头回道:
“嗯,这里比在印度好多了。”
在农场里,这些的跨国婚姻不少,当年为了开垦农场,谷物公司从韩国、日本招聘了大批的劳工,随后,那些劳工,大都留在了非洲生活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这里落地生根,作为公司的雇员。
因为日本、韩国的女人更愿意嫁到南方,这些在海外务工的劳工很难找到妻子,于是有人另辟蹊径,通过肯尼亚印度人的门路,找起了印度妻子,在印度,女人能够嫁给外侨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为此女方还要搭上巨额嫁妆。
但是嫁给韩日裔劳工,却不需要巨额嫁妆,于是在这种降维打击下,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有数以万计的印度女人嫁到这里,她们大都是出身于高种姓,皮肤白净不说,而且也会一些简单的英语。
就这样,这些来自异国的雇员们在这里找到他们的幸福,在这里落地生根。
很快,稍作休息后,朴顺喜就和妻子一同回到了镇子。
镇子,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镇,其实这里也就是居住着一百多名农场雇员以及他们的家人。
农场小镇与本地小镇的区别很大,店铺的悬挂的招牌虽然有英文,但也有方块字,市镇上,生活着来自各地的人们,他们把自己熟悉的一切都带到了这里。
所以在这里既然有唐山式的,也有日式的、韩式的,不过这里和任何一个农场小镇一样,实施着自治,按照公司的习惯,管理大抵上都是唐人。不过对于此,人们早就已经习惯并且适应了。
毕竟,所有的劳工都很明白,他们只是普通的劳工而已,就是最底层的那种,不得不说,有时候,东方文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就在朴顺喜和妻子在家里聊着天的时候,远处一片轮作休耕的牧场上,一头头肉牛正休闲在牧场上吃着牧草,这些豆科苜蓿既是饲料,也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