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
“如今,秦王嬴政忽然对我儒家动手,联合各方势力诽谤我儒家,打压我儒家,纵使是张良暗中反秦引来报复。”
“我们首要任务,仍是设法助儒家度过此番危机。”
“此时并非我们内部争斗之时。”
荀子轻叹一声,挥手之间,伏念抽出的长剑又归回剑鞘。
尽管张良反秦之举令儒家陷入水深火热,
荀子依然选择站在张良一边。
目睹这一切,伏念眼中透出一丝悲凉,
实在不解:师叔为何如此信任这位中途加入儒家的张良。
“师叔,为何你要如此袒护张良,他心不在儒家啊,且如今已将我儒家拖入深渊。”
“你去外面看看,去看看如今我儒家名声如何受损,去看看有多少儒家弟子敢坦荡地穿着儒服行走在街头!”
“若我们现在不交出张良,不清理儒家内的反秦势力,洗刷儒家污名,即便有师叔坐镇,儒家暂时无忧,但等到师叔离世后,儒家恐将灭亡!”
伏念声嘶力竭地质问。
这次,
张良没有再强硬反驳,而是默默低头。
荀子也短暂沉默之后,
才徐徐道来:“伏念,我理解你忧心儒家安危,不必过于焦急,我们还有对策。”
“什么对策?”伏念急切地看向荀子。
荀子深深看了一眼身边的张良,
稍许停顿后,缓缓道:“据我所悉,咸阳那些贪官被处决时留有文书档案,若我们能取得其中文书,或可挽回儒家名誉。”
伏念一听,身形微微一僵。
“师叔打算亲自出手夺取那些文书档案?”伏念愕然不已。
荀子随即摇头否决。
“老朽已垂暮,且咸阳之地非老朽久留之所,岂会做出你所说的举措。”
“我们欲取文书档案,另有他法。”
“何法?”伏念追问。
荀子轻轻耸肩。
“还能有何法,眼下只能抛却老夫这张老脸,亲赴咸阳向嬴政请罪,恳求嬴泽放过我儒家一马!”
“不可!”
“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