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和李秋云很是欣慰,“一家三口”又回到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之中。于登心有不甘,但是现在又无可奈何,只能接受现状,暂时抛却这些事情,专心讨好对面的两口子,这就是他以后最大的靠山了。
赶在年前的最后一次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多个项目的任职文件在会上得到了通过。红头文件发送到项目部时,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于登和杨阳都是各自部门的副部长,并没有如了他们所愿直接到了高位。
这个通知一下,项目部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对待这件事。由于事先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还有了滕兵的承诺,于登也跟杨阳事先通了气,所以他们都能以很平和的心态接受了这件事。于登的心里也憋着一口气,让你们现在随便笑话好了,将来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有真本事,到时候你们见到我还不是要乖乖地喊我一声于总。
李祥已经没有心思再跟于登纠缠那点小事了,因为宋玉凤对项目的招标计划已经审批了,要求项目参加局里的集采招标,项目上要迅速联系局里物资设备部的领导,准备前期的各项工作。李祥刚收到宋玉凤的电话时,心里一阵慌乱,但是嘴上还是先答应了下来。去局里集采这是他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他以前接触过的最高的层级也就是宋玉凤,连屈同合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别说有过交集了,这对李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李祥在群里联系到了局里管这事的霍然,霍然就把一系列文件发给了李祥,让他仔细阅读后就开始改,改完之后发给他审。
李祥用了几个小时,把数个文件从头到尾仔细通读了一遍,这才大概明白了集采的流程。首先李祥要根据实际情况,用霍然发过来的模版改出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然后把这些发给霍然,局里有专人负责审核,然后在网上发布公告,如果有需要答疑的部分,局里会联系项目上进行必要的澄清,等这些事情都做完了之后,项目上就等着统一的开标日期,派出人员到北京参加开标,并进行第二天的核价及评标、定标等工作,基本整个招标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整体流程弄清楚之后,李祥就开始干活了,按照要求把需要改的部分一条一条换成本项目的相关信息。招标公告还好,只有十多页,难的是在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