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一见这么严肃,也收起了所有的念头,稍一回想刚才吴平的嘱托,在心里想好要怎么回答,聚精会神地听她要问的问题。
“你是什么时候调到的这个项目,又是因为什么从这个项目调离的?”
“我是14年10月份正式从公租房项目调到本项目来的,15年的6月从本项目调离,因为被调到河南项目的局指,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当时我就选择了调走。”李祥没想到开头是这样一个问题,他本以为会直入主题,谁知道这个女书记剑走偏锋。
“那你到了本项目部之后主要负责的都是哪些工作?”
“按照部长的分工,我主要负责项目的二三项料采购、主要材料的招标以及现场收料、跟你供应商对账等工作。”
“那你看一下这份合同,你有没有印象?”罗霞递了一份合同过来。
李祥双手接过,扫了一下封面,一看是一份钢塑复合管的合同,就瞬间明白了罗霞的用意。当初定钢塑复合管的时候,供应商是已经在公租房项目合作过的一家供应商。正因为是合作过的,所以这家老板是跟滕兵认识的,在安置房项目现场邀标时,这家老板当仁不让地要过来参加一下,其实这本也没什么,合作过的更熟悉项目部的操作模式,欠账欠的多了也能承受。但是这件事坏菜的地方是在现场开标的时候,当时宋玉凤也来参加了开标,这家老板在进行二次报价的时候脱口而出她跟滕兵说好了,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她可能也觉出不对了,就没有继续往下说,留滕兵一个人在那尴尬傻笑,想办法找说辞在宋玉凤那里找补。
但是这话说出来了,当场那么多人,难免有人就留心给记下来了,在这种关键时候拿出来补刀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当时宋玉凤没说什么,但是脸上意味深长地笑足以说明问题,她是给滕兵留了足够的面子的。这种事情在哪个项目都不会少,项目经理在事先肯定做了很多功课,机关的人也知道他们下来有时候也只是走个过场,只要事情不是很过分,他们一般也不会戳破,你好我好大家好嘛,他们下来走一次项目部都会上供给辛苦费,合则两利的事情。
“我记得这份合同,当时是我前期做的邀标文件,在项目部进行的现场邀标,当时机关物资部是宋部长过来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