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会儿来杨鹤同的电话。
“喂。”
“栾哥,我想求您帮忙。”
“怎么了?”
“您给参考参考。”
一五一十,杨鹤同把目前的制度和一些东西告诉出来。
告诉出来后,明显没有汇林社福利发放的猛。
在一定程度上,德芸社的小剧场工资就不高。
漕运京走的时候,他这种攒底演员才一场一百五,可想而知。
如今加福利加东西,也才把攒底弄到三百一场,然而这只是攒底的,其余人加了也加不了太多。
甚至当初张九灵刚说相声,他都不是按照说的场子拿钱,而是按照包月。
一个月一千之类。
要知道那时候是07年,一个月一千,在07年的燕京也不够花。
如果还是租房住,更加够呛。
所以现在汇林社这么多人,一部分是因为师兄弟情谊,一部分真是德芸社的小剧场待遇不好。
如今汇林社小剧场刚来学员的待遇都是包吃包住的,工资方面也是按照能耐拿钱,但即便如此初始的工资都不低。
“我看看吧,我看完了给你答复。”
“好。”
到底是师兄弟,栾芸萍不能不帮忙,于是看德芸社新推出的东西,看了十分钟打电话过去。
“又有一批学员可能要到小剧场实习了是吗?”
“是啊,每年九月份都是如此。”
“其他的大差不差,如果也能像汇林社这样包吃住,我想应该更好。现在不是要稳人心吗?可以试试多栽培他们。”
“这个……”
杨鹤同根本不能立刻同意,“我回去问问师娘吧。还有栾哥,我们这边也要弄一个撂地专场,你觉得应该邀请什么人好?你知道我们这边的年轻演员太少了。”
“用不着邀请,剩下的演员依旧能在纲丝节演。”
猛然一震,杨鹤同不明白栾哥怎么知道撂地专场会放在九月份的钢丝节,然而他哪明白,这些东西都是他每天的家常便饭。
况且不放在纲丝节放在七月、八月?能跟汇林社的团综抢热度?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