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专业演出团体,前来演出。
在这个缺少文化生活的年代,人们更注重自娱自乐。以前农村农民主要工作就是农耕,因而农闲季节就成了他们尽情玩乐的时候,当时流行的民谚:“耍正月,闹二月,沥沥啦啦到三月”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每年刘家庄的剧团在自己村里演出5天后,都会被周边的村子邀请去演出,直到春耕农忙时,才会正式结束。
时光悠悠,岁月如梭,沧海桑田。随着刘家庄取代tg成为京西周边地区新的中心后,这里的就成为京西乃至冀省周边地区的商业中心,甚至文化中心。
刘家庄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这几天里,每天都能迎来一两万人的光临,村里的每条大街小巷里都是人山人海。
刘家庄的戏台是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在唱戏,叫做“三开厢”(因为古时剧场里的看官都是坐在包厢里看戏的)。
每次开演前,乐手们会吹奏些戏曲片段来热场,台下的观众早早就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伸长脖子等待了。
台下人群的角落和边缘处,散落着各种卖零食小吃的摊贩,大老远就能看见那气球般的棉花糖在摇曳,吸引着兴奋、嘴馋的孩子们。
今年,全国开始普及“样板戏”。
刘家庄街道办事处就由青年干部刘振东主演少剑波,并由他组织村里的青年们成功排演了京剧《智取威虎山》。
刘家村女孩子多,妇联干部刘小玲主演洪常青,组织村里人成功排演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普通村民积极参与演大戏,虽然表演艺术水平有差距,但在正月里自己演自己看,自娱自乐,使新春佳节过得丰富多彩很充实。
一年一度的正月大戏,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给当地群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增进乡邻感情的平台。
周边的几个村庄,常常自由组合起来,轮流主持正月里的年戏,十里八乡的群众聚在一起,看戏之余,交流信息和感情。
不少青年男女在看戏中相互认识和了解,结下了甜蜜的爱情。
忙碌了一年的老百姓们一边谈论剧情,一边对演员品头论足,还常常有板有眼地跟着台上的演员唱上几嗓子,那种满足和陶醉,是语言难以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