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09章 托关系 找门路(1/7)
    之后的日子里,棒梗等人就渐渐地适应了挑水的生活。

    因为挑水实在辛苦,他们刷牙洗脸不舍得浪费,都是一人只用一茶缸水。

    再后来,六名知青就明确分工了,男知青们负责挑水拾材,女知青负责做饭洗衣。

    到了春耕春播的大忙季节,可就累坏了这六名大城市里来的知青们,他们打小没干活这么重体力活。

    什么挑粪抬筐,拉犁耕地,拉耧耩地,一天下来,别说让他们做饭了,就连让他们吃饭他们都懒得端碗。

    好在知青们有国库供应粮,不用挖野菜,不用为吃饭发愁。

    经过了春耕春播,经历了秋收秋播,农村最苦的劳动知青们基本都体验过了,他们几个人也慢慢适应了这里地艰苦生活环境,挑水挑担也非常熟练了。

    沙梁坝大队虽然也播种冬小麦,可坡地干旱,冬季会有很多麦苗被冻死,一亩地的产量很难达到一百斤,遇到冬季干旱,有时连麦种都收不回来。

    所以啊,沙梁坝大队很少种小麦。

    知青们第一年有商品粮,每个月还有一点白面,当地的老乡们,除了年三十的那顿饺子和大年初一吃顿白面馍,平时根本就吃不到白面。

    知青们每次吃白面馍,都会给村里的娃娃和老人送去尝一尝。

    转眼就到了这年的初秋,知青们的口粮眼看就断顿了,其他人正在发愁的时候。

    棒梗却没有坐以待毙,他立即把跑去大队部,这个情况告诉了孙支书。

    孙支书说队里就有一点麦种和备用的春播种子,并没有多余的储备粮。

    好在那时田间的红薯叶和马齿苋还有一些野菜能充饥,还不至于挨饿。

    秋收前的那几天,知青们彻底断顿了,就在知青们为无米之炊发愁时。

    孙支书背着半袋子玉米面端着十来个鸡蛋来到了知青集体户,笑着说:“这些玉米面你们先吃着,再有十天半拉月新粮就下来啦,就算再难,有乡亲们在,绝对不会让你们挨饿。”

    看着孙支书背来的玉米面,棒梗心里有些震撼,他打小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根本想不到,有人在自己家还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却在想着别人,于是他说:“孙支书,您把玉米面都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