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她灵机一动:在京城时,每逢春节,她妈妈都蒸花馒头。
杨晓彤妈妈虽是个南方人,但入乡随俗。
她心灵手巧,蒸的花馒头特别好看,有花、有鸟、有小动物……
杨晓彤想起来她母亲的做法,也学着蒸吧!于是她蒸了一部分馍后,就开始捏花。
她拿了把剪子做刺猬、小鸟、青蛙、小兔,甚至还做了个乌龟。
新来的知青们看着有趣,忍不住也伸手做了起来。她们俩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被彼此的作品逗得哈哈大笑。
有的人的作品虽然四不像,但她依旧兴趣盎然。
这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女知青们的笑声把邻近的几家婆姨全招来了。
这些大婶嫂子们七嘴八舌,这个说:“这女子们行啊,还会蒸花。”
那个说:“憨女子,咋还捏了王八。”
“哈哈哈!……”杨晓彤们闻言笑成一团,笑声能震破窑洞。
一个大婶拿来了红水,她们蘸上一点红水,轻轻点在花馍上,真喜庆。
俗话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
本来就贫穷的s北人民,去年又逢上干旱,这生活更加艰难。
新来的知青就是在这样的光景下,度过了插队后的又一个春节。
这里的日子虽然苦,棒梗却有些乐不思蜀。在这里他是知青队长,还有了自己的爱人,即使回家也不一定比这里过的好。
小姨秦京茹的来信棒梗收到了,他奶奶想让他回去接班红星厂的工作。
棒梗却有些犹豫,看着笑魇如花跟女知青们玩闹得杨晓彤,他就心有不舍。
等花馍熟了,打开锅盖,就见白白的馍上顶着小红点,像年画上的娃娃一样好看。
花馍收了满满一大笸箩,够她们这些知青们吃半个月的。
看着雪白雪白的馍馍,杨晓彤不由暗暗感叹祖祖辈辈生存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智慧。
由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的原因,小麦收成很低,品质不太好,磨出的面不白,婆姨们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想出了把白玉米磨细掺进白面里的办法。
这样做,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