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受欢迎,每天晚上这里都是顾客盈门,晚上的营业额还比白天要多。
这燎原日夜百货店不但售卖商品,还提供热水、药品以及缝补等服务。
还有饭菜供应,忙碌了一天的百姓还可以在这里点上两盘菜,坐在店里摆放的小餐桌前喝上几杯。
置办“年货”,是过年的重头大戏。尽管大家的生活还不太富裕,可过年的心情和年货的采购,还是胡同里百姓过年的一件大事。
过年买肉,这是第一的。
小当是刚刚参加工作当学徒工,月工资就是三十六七块钱。
今年的猪肉涨价了,一斤猪肉是九毛五,将近一块钱,既使随便吃,她那点收入也就能换三十几斤猪肉。
所以这肉只能在过年的时候适当多买点。
贾家兄妹几个打小最馋的就是肉!!!
闫招娣看着花钱扣扣搜搜的小当,她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记得十多年前那会儿,她家里过年要买两只小柴鸡,她母亲想做“小鸡炖蘑菇”和“凉拌鸡丝”。
南锣鼓巷胡同附近的几个副食商店根本不进货。
父亲闫埠贵上班路过东风菜市场,就带着她去买,而后他自己个儿再去上班。
东风菜市场早晨7点开门,他们走到那儿离开门还有一刻钟,见到的是黑压压的一片不怕冷的人群早站在菜市场门口了,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提着网兜,这群人都摆出购买“年货”的架势。
菜市场的大门准时开启。
采购“年货”的人们蜂拥而至,都抢先站到要买的年货柜台之前,焦急等待着“幸福”的一刻降临。
柜台里的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可一个小时后,一扫而光的柜台是那样的安静。
那个年代排队买“年货”就得要票了,花钱还得有时间去排队。
采购“年货”的人们在菜市场里喊着、嚷着,从这头走到那头,从南边的柜台走到北边的柜台,整个菜市场内人声鼎沸,闫招娣真怕那个混凝土的大屋顶被这里面的喊叫声给掀起来。
那天早上8点多,闫招娣提着两只冻得硬邦邦的小柴鸡和两条各有一斤左右的黄花鱼回到家里,干活的三大妈看到后问问价钱,还是有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