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正在进行彩色电视机的调试工作。
别看刘家庄电器集团一厂年产彩电达到了五万台。
但是目前夏国国内除了刘家庄人外,大部分人是根本买不起的。
就拿这电视机来说,七十年代还是个十分了得的“稀珍品”。
另外,这年头的电视也没什么节目,除了新闻就是播放点革命题材的电影故事片,最多荧现的是电影“难忘战斗”、“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等故事片。
这时“电视剧”压根就没有这个名称这个说法和这个概念。
去年开始,夏国大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电视节目中不断出现着有关“实事求是”的讨论。
傻柱的第一部黑白电视机就是倭国的“松下”牌子的。
红外壳全频道,这是傻柱第一次听到“全频道”这于词,电视机一共480元。
拧开电视机只有两个频道,而且时常雪花满屏杂声起伏,所有“全频道”对于来他们家来说没有用。
这年头,谁家能有台电视那是件很荣耀的事。
大方傻柱把电视往院子里一摆,大人、小孩,抱着小板凳朝人家院子里拥。
闭路电视有线电视这会儿还没有,这样就导致了收看效果极差。
一根小小的电视机天线,常常弄得全院人“前赴后继”。
有的大人为了让孩子完完整整好好看完节目,甚至用手一直扶摸着天线,保证电视机的收看效果。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用“易拉罐”拼起来做天线。
于是乎,各个楼顶和平房屋顶之上,到处矗着各种长短不一五花八门的金属导体电视天线,也不怕遭雷击。
每次按装天线,要一人在屋顶,一人在屋内调节,一人在外报信传话,楼上慢慢转动天线,直至电视效果最佳。
可是波传时常不一样,再遇到个大风吹变了天线夹角,人们又要上屋重调。
一部电视机一个节目常常闹的全家人,一时快乐一时埋怨一时愤怒。
反正如何折腾,都不会砸了电视机,只能忍住气鼓足劲吸取渴望的“文化”、“时尚”和信息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