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在红字招牌的刘家庄各大工厂门口,金色的阳光穿过纷披的树叶洒下,人们穿着蓝灰色的工装服,或骑或推着自家产的自行车。
女孩子们大多扎着两股麻花辫,也有的梳着短发,有说有笑,成为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中亮丽的风景。
比起当年的草台班子,彼时的刘家庄各大工厂厂区,大多拥有集体宿舍、运动场、礼堂、商店、澡堂、学校等等。
这里俨然是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小社会。
这样的“社会浓缩器”,凝练着年轻一辈的人青春回忆。
在刘家庄的工厂里,除了工作的车间与生活的宿舍所提供的基本保障,食堂、医院、学校、商店、理发店、运动场、电影院、俱乐部,以及在这些场地定期举办的球类比赛、文艺汇演、电影放映则丰富着人们更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也强化了熟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
小当也是住单位的集体宿舍。
这工厂的集体宿舍不像学校里的集体宿舍,男女分开,住独身的学生也多。
企业的集体宿舍没有那么多人,男女之间可以互相串门,虽然有一个宿管大爷,他啥事都不管。
女宿舍里有一个大姐,人们都叫她大白。大高个,身材匀称,长得非常漂亮。她已经快30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离婚了,所以住在独身宿舍里。
大白性格开朗,幽默,她经常来男宿舍,和我小当她们聊天。告诉她们一些刘家庄里的奇闻异事,和历史。
后来听别的同事说大白是一个苦命人。上中学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她是老大领着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生活。
大白的父母是某国营厂的老人,据说当年公私合营的时候,还有他们家的股份。
后来他们家主动放弃了股份。
大白的父母死后,市里的工会每月给他们姐弟三人发放救济金。
等大白初中毕业,工会出面找学校商谈,她没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