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
“好好学,别给咱们连队丢人!”他笑着说,眼圈都红了。
回家报喜时,家里人都乐坏了。老马难得喝了两盅,笑着说:“志军终于有出息了!”母亲流下感动的泪水,为马志军夹菜。
77年秋天,马志军走进了军校。
刚入校便为之震撼,教室里有电风扇,宿舍里竟有暖气,这样的设施在他们村实属罕见。
尤其是书馆,里面的书比马志军这辈子见过的都要多。
然而学习并不轻松,许多同学都有更高的文化背景,而马志军还是初中生。
军校的日子,过得比新兵连还要苦。
基础差啊,马志军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
早上五点起来背单词,晚上十二点还在教室里做题。
冬天的教室没有暖气,马志军就穿着棉大衣,哈着白气写作业。
有一次发烧到39度,马志军还坚持去上课。
最后趴在课桌上,被同学发现送去医务室。
就这样,马志军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
从最基础的数理化,到专业课程,他都死命钻研。
假期回到村里,马志军感受到村民们看我的目光变得不同,大家赞叹“马志军真出息,成了大学生!”
赵春梅看我的眼神中也多了别样的光彩。
这让马志军暗自发誓,要更加努力。
在三年的军校生活中,虽然时间不算长,却经历了不少挑战。
有段时间,马志军觉得课程难度极大,心里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战友们对他鼓励:“志军,你能考入军校就已经不容易,别轻言放弃。”
马志军咬紧牙关,继续坚持。
临近毕业,学校安排了一次重要实习,大家被分到不同部队经历基层工作。
马志军来到了边远山区的部队,虽然条件艰苦,但官兵们的精神状态却令他深受感动。
马志军发誓将来定要为改善这些条件尽一份力。
去年夏天,马志军终于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看到上面的名字,他热泪盈眶。
想起四年前初中毕业的自己,如今已成大学生,所有辛勤的付出都被证明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