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教导员的故事出自梅之焕的《题李白墓》: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此以后刘武他们班再也没有学员在黑板上乱写乱画了。
但这首诗确让刘武记了一辈子,后来他在很多场合经常提起。
就这样刘武的军校生涯正式开始了。
陆军学院坐落在石市西南的封龙山东麓丘陵地带。
学院的南山应是太行山的支脉,可能是在学院的南边故称南山吧。
那是刘武礼拜天经常去散步的地方,山上好像是还有一个山洞,这是前些年深挖洞广积粮的产物。
在南山的西侧有个2号高地,可俯瞰校区全貌。
这个高地,是学员们演习班、排、连进攻、防御指挥和各类土工作业(步兵工事、防坦克堑壕和各类铁丝网的构筑;防步兵、防坦克雷场的铺设和雷场开辟通道)等科目的教学训练场地。
站在高地将视线向北移动,就是军校的射击场。
刘武这期新学员们就在这里进行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班用轻机枪、单兵火箭和40火箭筒的训练和射击。
刘武他们宿舍楼前有一排单、双杠,学院军体科目的考核就是在这里进行。
同班同学加好友孙新春的单、双杠动作跟刘武一样是班里最标准的。
俩人就是在单双杠的比赛中英雄识英雄,最终成为了好友。
刘武最喜欢上有用、实用、管用的军事地形学课。
因为第一次上军事地形学课。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军事地形学课时,学校的卡车就把刘武他们拉到太行山深处,顶风冒雪,野外露餐。
这门课对那些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提干的学员来说,尤其重要和感兴趣更有其现实意义!
这些老兵就跟刘武这些新兵蛋子们讲,当时战场上的基层军官,好多都没有经过军事院校培训。
对识图用图一知半解,什么等高线、凹凸部、方位、夹角、测距等模糊不清。
致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