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553章 刘县令!!!(1/8)
    长辈们聚在一处,话题自然绕不开下一代。

    刘元海这率先提起家中最不省心的刘小涛,随后,话题便落在了刘文、刘武、葛小虎、刘长河等人的身上。

    刘武、葛叔平他们在部队里的表现颇为出色,葛叔平喝得满脸通红,心情大好,直言后继有人。

    刘东山对刘之野孩子的情况不太了解,便问道:“老刘,你家老大刘文也在部队吗?”

    刘之野笑着摇头回答:“老排长,我家大小子没参军,他当初考上了燕大,如今已经毕业工作了。”

    “奥,是吗,你家刘文还是个文曲星下凡啊,不得了,不得了!”刘东山闻言感慨不已。

    这年头的大学生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更不用说能考上全国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燕大了。

    这年头大学小,能考上大学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在刘东山的老家鲁西南,一个生产队大概有百来户人家。

    以前,讲究多子多福,每个家庭人口都不少,兄弟姐妹五六个、七八个的人家非常多。

    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但穷得上不起学的人家却很多,别说去考大学,大部分家庭孩子上完小学都辍学了,

    少数家庭孩子勉强上得起初中,但上得起初中的人,大多数孩子未等初中毕业便辍学了。

    能上得起高中的,或高中能坚持到毕业的,不管考得上或考不上大学,已经算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了。

    如果能有幸考上大学,那才是人中龙凤,用老百姓们的话说,那叫“谁家老祖林冒青烟了!”,十里八村可能几年也出不了一两个大学生。

    如今的大学生,国家负责分配工作,一毕业便是干部身份。

    别说是基层单位,就连省市里的单位都争着抢着要。

    如果是燕大这样的名牌大学生那就更不用提了,大部分一毕业就能去部委工作,前途光明。

    正因如此,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备受尊崇。

    刘长河是个大老粗,吃过没文化的亏,直到退休也只是个县团级。

    所以他最羡慕的就是有文化的人。

    一旁的葛叔平开口道:“刘文这小子是愈发能耐了。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