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没有人应声,我猜他是在厕所里。
敲了好多次,还是没有人应声,我后来不得已,于是打电话给他,果不其然,拿着手机在厕所里,他说他还要一会儿,我说“我和爸爸先去”,他说好。
后来,真的是压着那个点儿子来了,乱糟糟的头发,好像也体现了他的心的混乱。(我以为。)
我们敲门,老师正好还没到,一会儿,老师来了,儿子和其中一个老师开着玩笑,老师说他又长高了。
等我进入房间时,发现老师们做对面,儿子和爸爸中间留了一个位子给我。
这次谈话的三个老师都是男老师,而且都和儿子关系可以的,看来学校里也早有预备。
接着老师就开始了,问到儿子的愿望,说要高考,但是其他的一概不知,老师很清晰地告诉他,这次可以说不知道,下回就不行了,因为需要考虑了。
整个过程我就不详述了,几个要点:
一,就是儿子要开始考虑了,和准备了,要把这个事情放在意识里了;
二,老师和家长都是一个团队,都是要支持儿子的想法,老师欢迎儿子去找他们谈,也鼓励他多找父母谈;
三,无论同学们是怎样的方向,大家都要一起往前走了;
四,建议儿子考虑自己喜欢的体育方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考大学;
五,班级导师还给了建议,让儿子去找到一些让他有动力的点,能够吸引他去克服困难,从而去朝他的方向去奔;
六,了解了儿子觉得他较为擅长的科目:地理,化学,历史,……
总之,我们也了解到儿子除了确定自己想进行高考之外,学校、专业一律还糊涂着。
结束后,我告诉儿子说,体育专业的事情爸爸很清楚,如果你需要就找爸爸。儿子说,他并不想考体育的专业,也并不想当运动员。我说,我只是告诉他有这个资源,他可以找。他说他明白了。
我还告诉儿子说,既然你想考这个城市的大学,周末就去那些大学里转一转,他说他知道了。
我不知道,通过这次的面谈,儿子会有所触动吗?
他一向不愿意找家长,不愿意找老师,他还是会这样一直混下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