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了句:ok,你打车,顺便带一下我呗!(这个部分的回应我是仔细想了好久的,按照我过去的脾气,就不会用这种口气说话的,因为很生气啊,最好都不见到你,还和你一起乘出租吗?但事情发展到这里,应该说我还是比较平和的,确实没有生很大的气,可能有一点小小的,但更多的是不理解。)
而后,我们到了站后,我才看到儿子原来和我一节车厢里。
他下了车,我也跟着下了车,后来他没有打车,骑了一辆共享单车走了。
而我,没有找到共享单车,但其实是心里有点悲伤,因为这次旅程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有点悲伤,于是就背着包走路走回去了。
一边走着,我一边想着这件事情,到底是哪里出了怎样的状况呢?
儿子背的包很重,我知道。但当时我回答他怎么走的时候,他并没有给我新的建议,也没有否定,而是接受了,特别我说骑单车回去,他说那好,好像潜台词是那还行的意思。
我猜想,可能是在机场走的那长长的路使得他的书包更加重了,所以脾气就上来了。
还有就是儿子自己在钱上面有时也比较矛盾,他既想顺着我的意思省点钱坐地铁,但又因为自己确实很累,很想打车。他自己也处在矛盾之中,所以把气撒在我的头上,就自己不用面对感觉到矛盾的事情。
所以,可能儿子很想我能主动想到他背书包的辛苦,主动邀请他做出租回家,可能这是他想的美好方式。
可惜的是,我自小的经济条件也不好,而且我是特能忍的人,我自己为了省钱我就会背着很重的包走很远,这是我过往常有的模式,所以我可能想不到直接坐出租回家。虽然,现在想想,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人的观念是不同的,我旧有的模式中习惯地去吃苦,但是儿子受不了这个,于是冲突就产生了。而他之所以开始没说,可能是自己对于自己能承受多久也没有预见性,他也不知道要走那么久,要背那么重的包简直太受罪了。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看到手机上儿子的微信下面的小小的字“飞奔回家”,是啊,他多么渴望早点回家啊,这次旅程虽然吃得好但是也还是太累了,我还是对他估计不足啊。我好像现在能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