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 第427章 第427章 有条件(2/4)
的,单子是他谈下来的,结果现在要他拱手让人,这换谁心里都无法平衡。

    古兴华他们齐齐看向宁建东,被行注目礼的宁建东表示他也很无奈。

    “这事的关键不在我,得看上面怎么想。”

    而且吧,就算他能做主,他也会把单子让出去。

    至于原因,很简单,友谊商店没有承接大额订单的能力。

    “老高啊,你得搞清楚我们的定位!”

    大高个也就是高长青拧起了眉头,“我知道我们的定位是什么,但这不是我们把单子让出去的理由,都是政绩啊,就这样让出去老宁你甘心?!”

    “不甘心!”

    宁建东实话实说,“所以我准备明早去交设计图的时候,和石同志谈谈。”

    “有多少把握?”

    “很大。”

    笑了笑,他说,“纺织厂和我们是长期合作关系,朱平安同志有分寸。”

    朱长坤是纺织厂的厂长,军转干部,为人最是硬气讲规矩不过。

    这次之所以想截胡,大概率是被逼急了。

    念及此处,宁建东看向高长青,“你今天在会场看见老朱没有?”

    “看见了!”

    高长青颔首,“老朱满场子乱窜在找机器,他想搞技术革新。”

    这个话题叫人沉默。

    技术革新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了。

    设备跟不上,有再多的想法都是瞎的。

    除非花大钱购买国外的机器。

    但穷,等着更新换代的厂实在是太多了。

    相比纺织厂,机械一厂、二厂、船舶制造等厂才是重中之重。

    干财务的就没有对钱不敏感的,林清月也是财务人,她下意识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随后叹了口气,“朱厂长也难,他的技术革新还有的等。”

    宁建东就叹气,“还是太穷了。”

    众人跟着叹气,确实是穷。

    穷得都恨不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

    “搞钱吧!”

    听见古兴华这话,林清月没好气道,“钱哪有那么好搞,值钱的东西我们就没多少,能卖出去的东西大部分都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