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182章 罪证(3/5)

    这孙密给李承开价,两千石一千万钱,“货到付款”,“支持分期”。

    这也太离谱了。

    先不论货币价值、通货膨胀等因素,汉灵帝时期有个叫崔烈的,买三公之位也才花了五百万钱啊。

    傻子都能想到这件事是如何操作的,孙密的父亲就是孙资,孙资只要在皇帝身边大力推荐,庙堂的要职不敢说,但地方郡守是绰绰有余的。

    这孙资竟如此大胆?

    高柔不禁感叹,又很快陷入思考。

    他跟孙资没什么交情,但也没什么仇怨。

    他办案讲究公正,极少藏私,可谁都知道陛下对孙资极其宠爱,若自己做这个出头鸟把这个状子交上去,万一没有治了孙资的罪,自己的日子可就遭老罪咯。

    记得之前,尚书仆射的位子有了空缺,有朝臣推荐侍中辛毗。

    然而孙资、刘放二人平日里跟辛毗不睦,在曹叡那里屡进谗言,最终辛毗明升暗降,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卫尉。

    你看看,如此高位的任命,竟然三两句话就能左右,怪不得这中书令的位子在日后被人称作“凤凰池”。

    高柔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自认为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再熬个十几年应当不成问题,他准备往三公的位子上努努劲儿。

    这个时候要是得罪天子身边的近臣可不是什么好事。

    高柔合起卷宗后看着贾充,“公闾啊,此事干系重大,需慎重对待,这样吧,老夫近日再去审理一次,看看是否还有遗漏。”

    “唯。”贾充拱手应下。

    以他对高柔的了解和高柔侧面的风评来说,贾充认为高柔定然不会藏匿。

    高柔也的确是贾充所想那样,他只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夏侯献这些日子也没闲着,他在上值期间拜访了五兵尚书桓范。

    交谈时夏侯献有意无意往中书台的话题上引,果然桓范对于中书台插手政事也极为不满。

    桓范此人极为自傲,作为五兵尚书的他有权过问兵事,可天子从不问计于他。

    他认为孙、刘二人本是出身低贱之人,就是帮天子书写诏书的小吏,他们岂能知兵?

    之后,夏侯献还拜访了今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