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395章 吴国之乱(3/4)
吴。

    此言一出便是群情激奋,若是能跟着丞相一举荡平吴国,这将会是传至千秋万代的伟业,他们也能跟着在史书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钟会对此也很是认同,他的理想便是辅佐圣王成就功业,良机在前,他甚至懒得去思考过程,而直接展望起了结果。

    反观杜预却眉头紧皱,不置可否。

    大司农桓范痛快地喝着酒,仿佛此事与他无关,他只是个旁听者一样。

    夏侯献有时候也不太喜欢这种“装腔作势”的孤傲,但看在桓范对宗室一片忠诚的份儿上,他也不太会去计较。

    不多时,他笑着向桓范请教:“不知桓公有何高见?”

    桓范放下酒杯,捋了捋他花白的胡须,亦是笑道:“高见不敢当。既然丞相问了,那老夫便说说心里所想。”

    “请。”

    桓范捋须道:“当年,我太祖武皇帝大败袁绍于官渡,不久袁绍病亡,他的子嗣们亦是如今日的孙氏这般。”

    “然而,强如太祖,在袁绍死后,我大魏亦用了六年之久才彻底平定河北。”

    “想我大魏步骑骁勇,在广袤的河北之地尚不能速胜,何谈江东乎?”

    “大江天堑犹在,我大魏即便是夺下了江陵,可是水军何在?战船何在?这些都非一朝一夕便能速成的。”

    “桓公所言在理。”夏侯献对此确实认同。

    想当年太祖武皇帝收复河北,威震四海,可转眼却在赤壁折戟沉沙。

    桓范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他的建议显得尤为中肯。

    他沉吟片刻,又接着说道:“孙氏兄弟,急之相救,缓之相争,不如候变而击,可一举而定。”

    这时钟会对此有了异议,开口问道:“桓公的意思是,我大军若是南下攻之,孙氏兄弟还能齐力抵抗不成?”

    “也不尽然。”桓范道,“但此刻双方并未真正开战,此时去攻,事倍功半。若是等到二孙激斗正酣之时再派兵南下,岂不坐收渔翁之利?”

    “善。”夏侯献点头,宣布道:“既如此,就依桓公之言。”

    “另外,士季帮我写几封信,快马送给王昶和郭淮,要他们多加留意边务,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传回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