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532章 拜见梁公!(1/3)
    看来,他现在是“夏侯献之心,路人皆知”。

    这还只是在封公前夕,明眼人便预示到了未来的走向。

    郭太后久居深宫不假,但她并非什么都不懂。

    比起军国大事,这些皇室内部的事务,她甚至更了解一些,毕竟她只能接触到这些。

    对于郭太后提出的这个问题,夏侯献其实有过思考。

    无论是出于礼法还是出于这不值一提的交情,他或许都该给对方一个好的归宿。

    他心中的最优解是,效仿宋太祖与小符后之事,给一些礼遇即可。

    至于郭太后以后愿不愿意出家,那就要看她自己。

    夏侯献开口道:“无论太后是想回乡还是留在洛阳,全凭太后心意。”

    郭太后把玉玺规规矩矩放回盒中,又把盖子小心翼翼地盖上,蹙眉问道:

    “那如果本宫想留在洛阳,会不会给奉明添麻烦?”

    这话倒是给夏侯献问住了,他真没想得那么深远。

    思忖一阵,他说道:“到时不如在宫中置一间宫舍,唤作【明元宫】,太后如若不嫌可移居明元,吃穿用度与今日无二。”

    郭太后终是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神色变得不那么紧绷。

    自从群臣开始劝进以来,她从起初的开心到后来的担忧,尽管她始终配合着群臣,但心里却一直不是滋味。

    奉明若是姓曹,正常顺位继承皇位也就罢了,她这个太后自然可以根据礼法居住永宁,孤独终老。

    尽管同样悲惨,但至少不用担惊受怕。

    然而宫里有个老宦官活得挺久,有着不浅的阅历,郭太后有时旁敲侧击地询问,前任太后一般都是何种下场。

    老宦官举了几个例子,一如后汉董卓乱政毒杀何后,一如本朝太祖武皇帝当在文武百官的面缢杀董妃故事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听完这些故事郭太后惴惴不安,似乎跟这些跟前朝皇室牵扯上关系的女人,大多死于非命!

    她虽自认为了解奉明的为人,可有些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但在对方心平气和地提出解决方案后,郭太后心中终于平静了一些。

    夏侯献的手忽然越过桌面,抚在太后